“没有任何免赔,没有任何门槛。花多少,保险公司给咱们报多少”“监管机构已统一发文,今后保险费率要上调”“购买返还型健康保险**机会”“重大疾病保险费率调整”……如果您关注过保险产品,对于上面的话一定不会陌生,但这些话究竟是真是假,一般消费者却无从判断。2018年11月,银保监会首次发布6类常见侵害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典型案例,将诸如上述夸大保险责任,对与保险业务相关的法律、法规、政策作虚假宣传等典型案例公布于众,以案说险,让消费者明明白白买保险。近几年,在保险业回归保障本源的转型过程中,保险业形象也出现了回升。这一难能可贵的变化,离不开保险市场每一方的努力。作为保险业的“看门人”和“守门人”,银保监会三管齐下,从源头治理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。加大对消费者风险提示力度“三管齐下”的**“管”,便是加大对保险消费者风险提示力度。《**时报》记者采访了多位保险消费者,对于银保监会发布的6类常见侵害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典型案例,他们每个人都遭遇过。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李女士对《**时报》记者说:“在6类典型案例里,我遇到过两三类。希望有关部门继续发布这种消息,曝光这些骗术。”“开展保险消费者教育、发